大家好,今天小編關注到一個比較有意思的話題,就是關于400投訴電話特斯拉的問題,于是小編就整理了2個相關介紹400投訴電話特斯拉的解答,讓我們一起看看吧。
最近聽聞電動車特斯拉公司,起訴某學長級車評人一事,如果是真的,那對于這位車評人來說,絕對就是一件天大的好事。這是一個難得的揚威立萬的絕好機會,前提是這位車評人是否做到了打鐵首先自身硬。在這個信息發達的時代,網絡真是個好東西。人人皆可自媒體。敲著鍵盤按著觸摸屏,自己給自己封個不甘落后的網名,就可以輕松實現各種角色的扮演,也因此孕育了各種行業磚家,汽車行業也從此有了車托和車黑。這位學長到底是受人錢財的車托還是車黑,來誤導消費者,還是站在中立角度上,以車論車就事論事不吹不黑的良心評車人,旁人就實在無法分辨。
作為一個人心向善的吃瓜群眾,我是有點偏向這位學長評車人。畢竟在許多時候,消費者還是弱勢群體一方,所以我覺得這位評車兄要勇于應訴。是騾子是馬就此一遛,即可天下知曉,何樂而不為呢。
不過當我想起這句話:“不信抬頭看,蒼天饒過誰”時。又不由得為你捏了一把汗。
特斯拉起訴大V“小剛學長”的原因為“涉嫌抹黑”
三個角色:
特斯拉近兩年的熱度始終依靠“事件”來維持,自2021年上海車展維權事件之后,特斯拉有關“剎車失靈”的事件屢屢出現;目前沒有一例是真正蓋棺定論的,失控車輛用戶認為是車輛系統存在問題,特斯拉方面否認車輛存在問題,事故車司機陸續起訴特斯拉,特斯拉還會反訴用戶侵犯其名譽權。
其中最可笑的一個案例是“韓潮事件”,特斯拉官方二手車銷售的車輛存在造假行為,把事故車當成正常車輛銷售;審判最終結果是特斯拉“假一賠三”,特斯拉賠償之后反訴韓潮在網絡上發布信息侵害其商譽,這大有一種“特斯拉可以造假但不許你說”的感覺,自由發表言論和意見的權利在美國企業的眼里可能連個屁都不算吧。
回到正題,特斯拉起訴的“小剛學長”是某個平臺的視頻博主,算是個汽車圈里的網紅吧;在上海車展特斯拉維權事件后,該博主進行了一次對比測試,測試的車輛為特斯拉Model3和小鵬P7,測試的項目是“主動剎車/AEB”,車輛以50km/h的時速駕駛并且不進行任何操作,看車輛能不能停住。
“小剛學長”是小鵬P7汽車的用戶,這是個前提,作為網紅博主也應當與小鵬有過合作關系,據說這位博主也與其他汽車企業有過商業合作;所以測試結果就有了爭議了,結果是小鵬P7剎車了,Model3沒有剎住,視頻就是這樣了。
時隔接近一年為何才發酵?
起訴和濫訴,是有區別的。
特斯拉的起訴,就是利用財力物力的優勢,給消費者設置維權門檻。
如果消費者要做到證據充分、毫無瑕疵才能維權,而且維權過程必須絕對理性,那么中國消費者從此以后就基本喪失了維權的可能。
所以,有的人不是真的不懂這一點,只不過是眼瞎了,心黑了,或者腦子抽抽了。
財產保全有必要修改了,不說這次的特斯拉,以前外企也用這招整那些不同意收購的國內企業。比如外企有100億,國內優質企業A總資產雖然只有1億,但是每年利潤幾千萬。A不同意收購,外企就找個理由,申請凍結A資產,花幾千萬把A的流動資金凍結,幾年官司沒打完,A早就破產了,A的市場也被外企拿走。就算官司輸了,用幾千萬換市場,值。
特死了就是一家有著流氓文化基因的企業。起訴或者是反訴車主是特死了慣用的流氓手段。(集中一家企業強大的絕對優勢的力量來對付中國消費者個體一一這就是流氓企業文化最具代表性的特征。)即使一審二審都輸了,特死了就是不按法院的裁判文書一一退一賠三進行賠付。作為一家在中國的外資企業一一 特死了一一不遵守中國的法律法規,拒不執行法院二審判決書中的條款,其本質就是藐視中國法院的尊嚴和權威性,藐視中國的法律和法規。對于這樣一家有著流氓文化基因的外資企業,中國相關法務部門應該給予嚴懲。在中國的任何企業不管你是外資的、還是中資的,或者是中外合資的,首先都必須遵守中華人民共和國的法律法規。在申請經濟糾紛裁決時首先必須尊重的是中國法院的權威和尊嚴。在960的國土上決不允許任何企業采用流氓手段藐視或者是挑戰中國法院的權威和尊嚴。
到此,以上就是小編對于400投訴電話特斯拉的問題就介紹到這了,希望介紹關于400投訴電話特斯拉的2點解答對大家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