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今天小編關注到一個比較有意思的話題,就是關于楚勝400電話的問題,于是小編就整理了1個相關介紹楚勝400電話的解答,讓我們一起看看吧。
韓信用兵,多多益善、戰無不勝、舉世無雙、一飯千金、明修棧道,暗度陳倉、十面埋伏、背水一戰等等。這么多成語都是來描述韓信的,足以見得韓信是一個了不起的人物,他幫助劉邦平定諸國一統天下,最終卻淪落到成也蕭何,敗也蕭何,全家被殺的地步,明明手握重兵,為何不殺掉劉邦取而代之呢?
韓信是一個優秀的軍事家,同時也是一個聰明人,難道他真的沒有野心想要當皇帝么?咱們縱觀整個歷史,依靠打仗從將軍成為帝王的人都有誰。最典型的當屬宋太祖趙匡胤,陳橋兵變黃袍加身,趙匡胤從一個將軍變成了宋朝開國皇帝。再來看看明成祖朱棣,原本朱元璋把江山傳給了建文帝,朱棣硬是帶著軍隊從建文帝手上把皇位搶過來了!再來看看李世民,玄武門之變,殺兄斬弟,直逼父親李淵退位。往遠了說,武王伐紂,姬發也不過是西伯侯的兒子,一介臣子而已!
這么多人都是從別人手中把皇位搶過來的,而韓信這個傳說中的兵仙為何做不到呢?其實當皇帝哪有想的那么簡單,孟子的著作《得道多助,失道寡助》中就說明了一切。天時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成大事者要講究天時、地利、人和,韓信又占據了哪些呢?他幫助劉邦實現了統一全國,這個時候老百姓眼中只有大漢王朝的皇帝劉邦,又有誰會去談及攻無不克的韓信呢?劉邦結束了多年的戰亂,使得老百姓過上了安居樂業的生活,正所謂是人心所向。
不想當將軍的士兵不是好士兵,不想當帝王的將軍更不是一個好將軍!曹操征戰多年,一心想要統一天下,然而赤壁之戰打敗而歸,他已經知道自己有生之年恐怕實現不了統一天下的夢想,那么當上皇帝的夢能不能實現呢?于是他就去試探荀彧,最終荀彧用生命告訴他,您還是老老實實的當魏王吧!最終曹操一直也沒當皇帝,他兒子曹丕繼承父志,替曹操實現了皇帝夢!話說回來,韓信何嘗不是跟曹操一個心情呢!他需要一個機會,然而他已經錯過了太多的機會,倘若在幫助劉邦打江山的過程中,率兵反劉邦,自立為王,形成了三足鼎立的時代,那么他完全有機會最終勝出的!但是韓信并沒有那么做,反過來要再想去造反,那就是蜀道之難,難于上青天了!
韓信沒有想過當皇帝,這是當時天下諸侯的普遍心態,劉邦是個意外。
(韓信劇照)
當皇帝就意味著走秦朝的路子,施行中央集權制,但擺在人們眼前的現例是秦始皇失敗了,秦朝只存世15年便分崩離析。所以普天之下的諸侯王都認為那是一條走不通、注定失敗的路,幾乎沒有人愿意再去嘗試。
因此,最具實力的項羽也沒有去當皇帝,他認為皇帝就是一個不切實際的鬧劇,遠不如順應潮流,當個齊桓公式的霸主更現實。其實這就是一種在周朝分封制框架之下,歷時800余年演變下來的春秋戰國諸侯爭霸、割據、并存的固有思維——戰國思維。
秦始皇想打破這種思維,但失敗了。它是一種新鮮事物,在世人眼中,秦始皇不過是做了場試驗。于是在秦朝滅亡之后,諸侯割劇,自得其樂的思維很快復蘇,原來它從來沒有消失,而是處于暫時的冬眠狀態,一直活在人們的殷殷期盼之中。
隨著時間的推移,漢朝的“皇帝”成功了,于是世人才看到了當皇帝的可能性,從而摒棄掉“戰國細維”,形成“皇權思維”,并延續了兩千余年。到了近代,辮子軍張勛擁戴清室復辟,袁世凱自己搞復辟,都是沒有走“皇權思維”的緣故。
到此,以上就是小編對于楚勝400電話的問題就介紹到這了,希望介紹關于楚勝400電話的1點解答對大家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