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今天小編關注到一個比較有意思的話題,就是關于紋總管400電話的問題,于是小編就整理了1個相關介紹紋總管400電話的解答,讓我們一起看看吧。
先回答問題:因為我們現在祭拜和記住的二郎神的形象是宋朝大太監楊戩的。
關羽由于他的忠義被大家成為武神,這個還是可以理解的;秦瓊等人由于替唐太宗把守宮門被稱為門神也是可以理解的;為什么宋朝的大太監楊戩,被后世人稱為二郎神呢?
二郎神又被稱為二郎顯圣真君、清源妙道真君等。二郎神的傳說最早可以追溯到唐朝和五代十國時期,盛唐時期有著名的《二郎神》這一詞牌名,所謂詞牌名的意思就是填詞時的曲調,也就是格式。可是這宋朝的太監怎么就和唐朝時期就有的神話人物扯到一起了呢?
原來楊戩一開始并不是二郎神,皇家祭祀的二郎神是李冰的次子,李二郎。說到李冰,大家可能不是很熟悉。李冰是戰國秦昭王時期的蜀郡太守,就是今天四川盆地的領導人。四川省今天還有一個偉大的工程:都江堰。這都江堰就是李冰時期帶領工人和一些技術專家修建的。
也正是由于都江堰實在是太偉大的一個水利工程了,它保證了四川盆地成為2000多年的天府之國,一直富饒到今天。所以老百姓就很崇拜李冰,并感激李冰做出的這一偉大功績,于是乎就修建了“二王廟”。可能大家看出來了,為什么叫二王廟?二王是那兩個人?這二王就是李冰和他的次子,也就是皇家祭祀的時候祭祀的二郎神,李二郎。所以二郎神一開始的時候也被叫做灌口神,灌口二郎。說的就是李冰的次子,李二郎。
我國的神話體系比較復雜,原因就是道教的神話故事和尊重的神有時候和民間的不太一樣。在道教神話系統里,二郎神指的是趙昱趙二郎。這個趙煜趙二郎是隋朝時期的一個修道之人,后來響應國家號召赴古嘉州(今屬四川省樂山市境內)任刺史,也就是一把手。
當時呢,蜀中的水里有蛟怪為禍一方,趙煜就看不下去了,心想自己作為修道之人,理應為民除害,于是就斬死了惡蛟。當地的老百姓為了紀念他的功績,就在都江堰灌江口這個地方立祀紀念他。稱他為二郎顯圣真君,今天灌江口還有擴建之后的伏龍觀。修道之人為民除害是道教一直提倡的做法,于是順理成章的就把趙煜的功績進行了一些夸大的描寫最后把他寫成了神仙,也就是二郎顯圣真君。
我們現在記住的二郎神,在民間一般都認為是楊戩。那么楊戩又是何德何能成為二郎神,取代了前面兩位被大家傳頌的最多的?這其實都得拜《封神演義》和《西游記》這兩本對我國民間傳說影響最大的兩本小說所賜。
在最早的封神演義中楊戩就是楊戩并不是二郎神,他們兩個沒有很大關系。而且封神演義中有關楊戩的一些傳說故事和我們今天聽說的玉皇大帝的親外甥也沒什么很大關系,也并沒有救過母親。
但是《封神演義》在描寫楊戩樣貌的時候是根據宋朝的一個大太監楊戩來寫的,少年模樣,沒有胡須,長相俊俏,有點女子氣。這不就是太監的特征嗎。而且最要命的是民間祭祀二郎神的寺廟采用了這一形象,這就為楊戩成為二郎神埋下了伏筆。
民間的信仰,都喜歡以訛傳訛,然后再被迷信過度包裝變得越來越離譜。
就比如歷史上最牛的大神南京鐘山神,在以前就是一個作死的縣尉,名叫蔣子文。后來被人民群眾一層又一層的包裝,竟然變成了秦廣王。
灌江口有個李二郎,是秦國治水李冰的兒子
漢中有個楊二郎,是十六國后期仇池國不帶君主楊難。
灌江口另外還有個趙二郎,是隋朝時青城山的道士趙昱
歷史證明被百姓推崇成神的基本都是為百姓謀利的人物,百姓感恩才供奉他,然而最先被拋棄的卻是李二郎,盡管后世史學界一直想證明二郎神的原型是李冰的兒子。
到了唐朝之后,莫名的李二郎的香火就完全的斷絕了,之后就剩下楊二郎與趙二郎了。
大家可能有所不知,唐朝時候曾經流行三郎神。而三郎神原本是泰山神或華山神的兒子。但唐玄宗排行老三,也稱三郎。于是民間便把三郎神牽強附會與唐玄宗身上用鬼神之說諷刺唐玄宗。但這種情況在宋真宗與宋徽宗身上是不允許發生的。
因為趙二郎姓趙,宋朝皇帝也姓趙,所以趙二郎就被那時被抹去了姓氏,直接變成了二郎神。民間可以供奉二郎神,官方不管,但不能加上趙的姓氏,不然跟唐朝一樣用鬼神之說拿皇帝開涮,那事情就大條了。
于是,在百姓各種崇拜、迷信的相互宣傳下,原本只類似城隍神一般的楊二郎就變成灌江口大神,而二郎神變成唯一的名字。
二郎神是流傳甚廣的民間神祇,他法力甚高,變幻莫測,多出現于各種文學作品中。在《西游記》中就有他和孫悟空令人稱絕的斗法片段。二郎神的威風凜凜人盡皆知,但他的由來卻鮮為人知。二郎神原名楊戩,而楊戩卻是宋朝一個臭名昭著的太監,二者是如何扯上關系的呢?
其實最初二郎神的原型并不是楊戩,而是李二郎,李冰之子。李二郎雖不如其父聞名,但論其治水功績,卻毫不遜色。他苦心孤詣花費八年時間,將都江堰出水口穿鑿完成。不僅將水患消除,還將水流引來灌溉。此等千秋萬代之功,自然被百姓牢記于心,就將他供奉為水利之神,也叫二郎神。
到隋朝后,又一個二郎神誕生,那就是趙昱。趙昱算是道家傳統的神仙,他本是潛心修道之人,奈何隋煬帝硬逼他出來做官。無奈之下趙昱任職嘉州太守,當時恰好有老蛟為患,危害人間。趙昱便持刀入水,與蛟龍大戰,片刻就將蛟龍斬殺。如此一來當地人便奉他為神明,但趙昱志不在為官,后來又隱退江湖。只是在當地有水患時,他曾多次拯救百姓,因此被奉為“灌口二郎”。
到宋朝以前流傳甚廣的二郎神原型還是李冰和趙昱,太監楊戩和二郎神是毫無關聯的。其后在民間的神話故事《二郎寶卷》中談及二郎神的來歷,將他塑造為仙女私自下凡與凡人所生之子,后來還有了劈山救母一說,這時的二郎神還僅叫做楊二郎。而他真正被稱為楊戩是在《封神演義》中,這部書在民間極受歡迎,楊戩一名也是在此時被熟知的。
在《封神演義》中楊戩是正面形象,他多次力挽狂瀾,讓姜子牙贊不絕口,稱他“智勇雙全”。可惜二郎神此名恰好與宋朝一位太監重名,這位太監卻不是什么良善人物。據說他最擅長拍馬溜須,卻因此成為皇帝的身邊人。把持宋朝朝政多年,讓百姓恨得咬牙切齒。在《水滸傳》中,就是他害死宋江等人。而在《金瓶梅》中,西門慶也是仰仗他的勢力,多次賄賂他。
由于楊戩此人惡名太過昭著,二郎神又恰好與他同名,為了強行解釋這種巧合,在馮夢龍的《醒世恒言》中有這樣一則故事。宋徽宗的一位妃子傾國傾城卻身患重病,在去二郎神廟祈福時被歹人看中,想假冒二郎神引誘此女。然而此計并未達成,因為楊戩早就對他有所防范,將妃子救下。從這時開始就有了楊戩被二郎神附身一說,而楊戩也就被冠以二郎神的名號了。
二郎神作為天庭戰神,長相英俊,法力無邊。但由于與楊戩扯上關系,自此就不被嫉惡如仇的百姓喜愛,后來楊戩的形象多是效忠于天庭,與有反叛意識的主角針鋒相對的。最鮮明的體現就是在沉香救母時,二郎神與哮天犬千方百計阻止沉香救母,只為維護天庭秩序。現如今二郎神也多作為亦正亦邪的神仙出現在影視劇中。
明代之后,楊戩成為二郎神,二郎神就是楊戩。
明代之前,二郎神是二郎神,楊戩是一名宋代大宦官。
二郎神這個名字最初產生于唐代,唐初的宮廷樂師根據民間采集來的詠唱二郎神的曲調,制成了《二郎神》詞牌,收錄于《教坊記》。
南宋初年的《夢梁錄》記載:“二郎神,即清源真君”,民間已經建有二郎祠,把他當做神祗供奉祭祀。
中國古代文化有一種修煉文化,鼓勵并允許俗人通過修煉成神,所以造成神仙編制老是不夠,根據民情好惡,一個神仙被一個神仙合法擠掉名額,城隍爺就是其中典例。看你不順眼,容不得你分辯,你就得從祠堂里被薅出來,給下一尊神仙騰退位置。
東漢的時候李冰已經被封神,或者至少已經具備了跟水神打架的實力,但那時候沒出現他的兒子。到了宋代,李冰的次子李二郎已被封神,簡稱二郎神。蜀中灌口的二郎廟里供奉的二郎神就是以他為原型。大概秉承的含義就是,李冰走了,水泊里的神怪沒人震懾了,但“老子英雄兒好漢”,說你行你就行,李二郎被認定為也是有些道行。
元朝的時候,民間認定的二郎神卻又成了趙二郎,說的是隋朝時的趙昱學會了道法,跳進江水斬殺了老蛟,元代的小說和戲曲中,二郎神的形象即是脫胎于此。
還有一種說法,二郎神是楊二郎,楊二郎的原型是南北朝時氐族的英雄人物楊難當,他也排名老二,四川本是羌氐族的舊有領地,羌人也有“剠(黥)額為天”的固有習俗,用刀豎刻前額,再以墨汁涂抹,看上去就像二郎神開了天眼的效果。
一直到明初,二郎神的形象、事跡甚至寵物都在慢慢成型,但還沒得及叫楊戩。
楊戩是宋徽宗時期崇信的大太監,后宮的后花園主管起家,后來被封為節度使,死時被追贈為太師、吳國公,現實生活中他的主要特長就是拍宋徽宗的馬屁,正因為宋徽宗的下場悲戚,在民間的小說故事里,自然就要怪朝中佞臣,就有了朝中“四賊”的說法,他與高俅、童貫、蔡京并列,成為百姓心目中的反面典型。楊戩的名號,在《水滸傳》、《金瓶梅》里都有出現,在《宋史》上的記載,楊戩就是一個橫征暴斂刮地三尺的人物。
說的是宋徽宗時期,大太監楊戩投其所好,給他送上了一位妹妹韓玉翹做夫人,考慮到引薦李師師的鍋也一直由楊戩背著,看來只有他真正明白皇帝老兒的口味。
到此,以上就是小編對于紋總管400電話的問題就介紹到這了,希望介紹關于紋總管400電話的1點解答對大家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