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今天小編關注到一個比較有意思的話題,就是關于400電話便宜被騙的問題,于是小編就整理了1個相關介紹400電話便宜被騙的解答,讓我們一起看看吧。
典型的邏輯混亂案例,買平P2P理財被騙是個悲慘的故事,但這不能作為你逃票的借口,被騙沒錢與逃票、省錢是三件事不能混為一談。
現(xiàn)在互聯(lián)網(wǎng)這么發(fā)達,P2P理財也是基于互聯(lián)網(wǎng)展開的,很多不合規(guī)的P2P網(wǎng)貸機構打著高收益的幌子吸引資金然后跑路的事件有很多。既然自己貪圖高回報的收益,那么這一切帶來的高風險也同樣要承擔,這只能怨你自己沒有風險防范意識。
因為被騙而萌生了“想省錢”的想法是好事,畢竟損失那么多錢,放在誰身上都有可能導致經(jīng)濟拮據(jù)。但省錢的方法要慎重啊,一不能損害他人利益、二不能侵占公共利益。而你的這種省錢方式就是建立在“損害公共利益”的基礎上,往小了說就是個普通的逃票事件,往大了你這就是利用機制不健全、漏洞謀利,這已經(jīng)觸犯了相關法律,且還是在明知故犯的情況下,性質(zhì)惡劣。
國家相關法律規(guī)定“逃票”本身就是違法,而該男子逃票竟然高達400多次,可以說是前無古人了,如果有史官記錄歷史,我估計他都能名垂青史了,史書上會記載“XX在XX鐵路段為了省錢,累計逃票400多次云云”。
偶爾套一次還情有可原,但這天天逃票就有些可惡了,也不知道該男子怎么想的,能掏400多次。
這個人運氣有些背,但是被人坑了,就通過其他違規(guī)手段來轉嫁自己的損失,這也是為社會道德和法律所不允許的。
我在之前銀行工作時遇到這樣一件事:一個儲戶不慎收到了假幣,在銀行存款時被沒收。這個儲戶很憤怒,要求把假幣退還給他,他去用掉以避免損失。
這個案例與問題中的人心態(tài)是一樣的,即“堤內(nèi)損失堤外補”,通過自己再實施違規(guī)或者違法行為來彌補損失。
實際上,這種做法是通過損害他人或者國家的利益來達到減少損失的目的,這種行為與那些坑人的騙子有著相同的效果。
至于理財被騙,這可以通過自己的維權行動來挽回損失。
我是空谷寒潭,與您分享我的觀點。
人不能以一個受害者的姿態(tài)去做違法亂紀的事情,真的都這么想的話,法律也就形同虛設,如此下去,必然形成一個惡性循環(huán),整個社會秩序就沒有人會遵守,底線也會一次次突破,沒有人愿意看到這樣的局面!所以理財被騙和逃票,這是根本沒有關系的兩件事情。一個是受害者,一個是違法者!受騙了值得同情,但違法了,也同樣要受到處罰。
到此,以上就是小編對于400電話便宜被騙的問題就介紹到這了,希望介紹關于400電話便宜被騙的1點解答對大家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