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今天小編關注到一個比較有意思的話題,就是關于中親400電話的問題,于是小編就整理了1個相關介紹中親400電話的解答,讓我們一起看看吧。
我們這農村一般都是200起,親戚大約600,直系親屬1200左右。對于很多人來說,實在是太多了!而且這樣的風氣非常不好!
現在不光豬肉等等一系列物價漲得飛快,農村結婚的彩禮,婚喪嫁娶的禮金也隨之瘋漲。
雖說禮金沒有明文規定,可大家都好像約好了一樣,以前趕禮10塊錢的都有,慢慢的50.100到現在最低200,可是農村又有習俗,不管哪家婚喪嫁娶,同村的和所有的親戚都要去,就算沒有親戚,只是鄰居。一戶200,一個月七八家的話就是1600塊錢。一個月光是禮金就一兩千塊錢,不算任何生活上的其他開支,對于很多普通家庭來說,都是一種壓力。
表哥是公務員,除了扣除五險一金,一個月領到手的是2310塊錢,可是他們單位上隨禮的話,最少是400起。有一個月他說接到了九張請帖,就是3600塊錢。還和我借了1500塊錢去隨禮。
其實經常都聽身邊的人叫苦,說隨禮這部分的錢實在是太多了,卻也太難了。因為不可能不去。不去的話,得罪人,去了自己的經濟上又支撐不住。
這才真是啞巴吃黃連,有苦說不出呀!
題主以上的說法,可能是很發達的地區,我們這里還沒有這樣大的隨禮。紅白喜事,婚喪嫁娶,禮尚往來,人之常情。如果在這里揮霍金錢,大操大辦,彰顯個人能耐、富貴!這就不應該了,成為時代所拋棄的陋習,國家法規也是不允許的。
我們這里隨禮,村里人一百,關系好點的以及家族,二百以上不等,同胞兄妹比較多了,但也隨家庭情況而定。遇上老人去逝的白事,出資和隨禮,兒女們商議而定。
農村人的紅喜事,人生一件有意義的事。擺幾桌飯菜,圖個喜氣吉祥。親戚朋友,鄰居以及村里人前來道賀,是人到禮到,禮輕情義重!熱熱鬧鬧聚一下就行,簡辦為上!
農村老人去逝,辦白事,都需要七天左右的時間,挖坑修墓等等活雜活多,村里家家來人,為的是找活干,幫幫忙,隨些禮,表示一下心意。這叫一家遇事,全村支援,這是好現象,顯示一個村的和慕與齊心。
紅白喜事,如果大操大辦,大施隨禮,這就成為變味的攬錢聚財顯闊氣,同時,給普通農村家庭帶來經濟壓力和負擔,阻礙了鄉村發展。
如果一些村子發生這樣的情況,相關部門,鎮村領導應該加強正確引導和糾正。
無論在城市,還是農村,只要萬眾一心,杜絕酒宴,這種陋俗就會逐步得到控制。
我首先不亂辦酒宴,不隨便請親戚朋友參宴,也不收隨禮的錢。一切從我做起,從現在開始。
朋友、親戚辦酒宴,娶媳婦、嫁女兒、父母亡,只要請到必參加,隨禮隨行情。其它如生日宴、滿月酒、升學慶,一概不參加。別怪我無情,是你懷不義。
只要人人都懷赤誠心,人人都有敬愛意,擺不擺酒宴也可盡心盡意。你若有錢就在父母面前多盡點孝道,比什么都好。
農村擺酒宴,浪費錢財,浪費時間。設力不討好,眾人有怨言。從今天開始,我們共同努力,禁酒宴除舊俗,節約糧食節儉持家。
現在農村隨禮鄰居是五百,好點關系是八百親戚是兩千起,這樣多嗎
農村禮數多,隨禮水漲船高,鄰居五百,關系好的的八百,親戚兩千起,這隨禮的標準,看似個個家財萬貫、說起來好像濃濃的情感,隨這點禮金,說多,不多;說少,不少。
按照題主的描述,你的家鄉并不富裕,而家鄉人想方設法辦酒席的名目,七奇八怪,名目繁多,其辦酒席的目的已脫離了人情世故,完全陷入到了相互攀比著收禮金的雜念中,真是讓世人開了眼界。
主家辦酒席,邀請你去參加,不去吧,得罪人;去吧,隨禮少了又拿不出手,礙于面子怕人笑話,于是,別人送多少禮金,我也送上多少,其實呢,其家境并不富裕,甚至家徒四壁,或是一貧如洗;然而,臉打腫,充胖子,心不甘,情不愿,怎么辦?唯一的辦法就是腦洞大開,挖空心思自己也辦酒席,廣而告之,想著法子把送出去的禮金收回來,同時,還夢想著能發上一筆小財。最可笑、最不可思議的酒席五花八門,完全到了不要臉面的地步,比如:有的人家養的老母豬生仔了也辦酒席慶賀,有的人買了一雙新皮鞋也辦酒席請客,大病不死出院了也辦酒席請客,凡此種種,不一而論,目的只有一個,辦酒席,收大禮。
因而,在一些地方,辦酒席就陷入了惡性循環之中,你辦,我也辦,巧立名目的辦;政府不管,百姓叫苦,民遭罪,一年到頭,辛辛苦苦掙來的錢,填飽了一張嘴,浪費一大片。
針對題主所述,隨禮多少,已不重要;重要的是這股辦酒席的風氣,毒害了民風民俗,助長了不勞而獲的歪風邪氣的滋生,最終受害的是平民百姓。
到此,以上就是小編對于中親400電話的問題就介紹到這了,希望介紹關于中親400電話的1點解答對大家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