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今天小編關注到一個比較有意思的話題,就是關于400電話于維維的問題,于是小編就整理了1個相關介紹400電話于維維的解答,讓我們一起看看吧。
這題目,拿大和跟俾斯麥比,題主是把大和的9門460都拆了么?如果沒拆的話,俾斯麥那380小水管有啥資格跟大和比?還是想用魚雷把大和送進海里?一款設計思想落后、在德三軍工產業萎縮(主要是海軍)、為了匆忙應對戰爭而趕鴨子上架的情況下弄出來的現世即落后的玩意,跟二戰時期的巔峰戰列艦對比,怕不是想被按在地上錘的明明白白哦!俾斯麥的性能在同時代戰列艦中連不錯都稱不上(一戰時的落后設計思想武裝出來的廢物,其實就是一戰巴登級戰列艦的放大版),完全是倒數的存在,有什么資格跟大和比?
先來說俾斯麥的設計,因為繼承了一戰時的全防護設計思想(在二戰時唯一還使用全防護設計的傻缺戰列艦,所以,我就說俾斯麥也就能和一戰時期的戰列艦比一比),導致百分之四十的噸位被放在了防護能力上,造成的結果就是火力輸出嚴重不足,要知道俾斯麥的標準排水量4萬多噸,滿載排水量更是達到了5萬噸,結果就裝了8門380mm47倍徑的主炮(噸位歷史前三,火力跟黎塞留一樣倒數第二,僅強于使用12門356mm牙簽的喬治五世級)?就這單火力還想著跟大和的460比?是想用那幾根380小水管近身戳死大和么?防空能力忽略不計,俾斯麥的“37手拉機”大家可以了解一下!
至于防護能力,俾斯麥級炮塔的正面裝甲也就360mm,不要說什么德國的制造工藝頂級,就算制造工藝再好,你這360mm的防護能力也肯定比不上457mm的裝甲,至于大和650mm厚的炮塔正面裝甲就更加不用說了,所以我說俾斯麥在同時代戰列艦中性能是倒數的還真不是黑它,360mm炮塔正面裝甲,也就比喬治五世級那330mm的炮塔正面裝甲強一點,不是倒數是什么?火力倒數、用了全防護設計后,結果防護能力還是倒數(俾斯麥艦長是最長的,達到了251米,在裝甲的總重量相同的情況下,艦艇越長,整體防護能力也就越差),而大和呢?哪方面的數據不是頂級的?大和沒戰績是虧在航母時代來臨了,完全是生不逢時!
最后,俾斯麥唯一能拿得出手的就是上面的火控系統了,雖然沒有火控雷達,但是上面的光學瞄準器具還是挺不錯的,上面的官兵素質也很棒,對主炮的射擊精度以及彈著點控制的很好,具體的可以參考擊沉胡德號那一戰,至于大和,同樣也是沒有火控雷達(后期加裝的不是火控雷達,僅僅是對空探測雷達),不過火力和防護能力方面,可以把俾斯麥吊起來打,總之,俾斯麥的整體實力在同時代的眾多戰列艦中是倒數的,跟大和完全沒有可比性!
這怕是個釣魚問答,認真回答你就輸了。因為只要是個智商正常并且稍微了解了一下二戰海軍的人都會認為俾斯麥不配做大和的對手。只有一些熟讀了地攤文并且還不學無術毫無上進的軍盲會認為大和不如俾斯麥。所以我并不想討論哪個厲害,原因我上面已經說了。我比較喜歡討論為什么德棍會認為俾斯麥能拳打衣阿華腳踢亞馬頭。
德棍吹俾斯麥無非就是以下幾點
1.俾斯麥的戰績
戰績如何呢?我們來看一看。擊沉一條BC(hood),擊傷一條bb(prince of wales),OK,差不多就是這樣了。于是德棍喜歡拿俾斯麥戰績說事。好,那么我們來看看另一艘戰列艦--厭戰號。沒記錯的話,厭戰號戰果如下:擊沉數艘z驅以及三艘意大利巡洋艦,擊傷一艘bb。從戰果上看,厭戰戰績無疑是比俾斯麥要輝煌太多。所以我如果說戰績=實力,我們可以得出結論:厭戰吊打俾斯麥,cv6企業號航母吊打福特級航母(手動滑稽,畢竟福特級航母沒有戰績是吧)
2.俾斯麥在最后一戰中所承受的炮擊
俾斯麥在被擊沉前究竟挨了英國佬多少發炮擊呢?目前的觀點認為,當日的海況較為差勁,加上當時交戰距離已經很近了,英國人瞄準水線附近的炮彈大多打到浪頭上失效了,大口徑炮彈(14--16寸)的命中數量大概在100發左右,但是,正真能使俾斯麥沉沒的有效命中數量,遠遠小于這個數。畢竟對著上層建筑即使是擼1000發炮彈也無法擊沉戰列艦。正真能使俾斯麥沉沒的是水線部位以及水線以下(水中彈)的命中。這些就必須依賴于水下考察的報告了。貌似卡梅隆的水下考察報道說側舷只有四處擊穿(此處存在爭論)??在最新的水下考察報道出來前,我們就姑且認為側舷確實是只有四處被擊穿吧。也就是說,英國佬在俾斯麥最后一戰里打出了2000+發的大口徑艦炮,其中命中數量大概在70--100發左右,然而正真能擊沉俾斯麥的炮彈,為4發。所以,看上去英國佬對著俾斯麥擼了上千發大口徑炮彈,其實正真能使俾斯麥沉沒的也只有四發。所以不要吹什么俾斯麥吃了幾百發大口徑艦炮了,真以為側舷能硬接幾百發大口徑艦炮?你當俾斯麥殲星艦呢?
以上就是德棍經常拿來吹噓俾斯麥的觀點。認為俾斯麥能跟大和相提并論的,好好去補補干貨,而不要沉浸在國內吹噓俾斯麥的地攤文里。
到此,以上就是小編對于400電話于維維的問題就介紹到這了,希望介紹關于400電話于維維的1點解答對大家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