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今天小編關注到一個比較有意思的話題,就是關于盱眙企業服務大廈電話的問題,于是小編就整理了1個相關介紹盱眙企業服務大廈電話的解答,讓我們一起看看吧。
我國絕大多數的能源型礦產資源都主要分布在北方,尤其是石油,國內現在的陸上石油,幾乎都在東北、華北與西北,淮河以南基本上沒什么石油資源,但凡事都有例外,比如江漢油田與江蘇油田就位于南方,而江蘇油田的主體,就位于揚州。
從兩宋時期開始,南方經濟就徹底超過北方,而江浙一帶也逐漸成為全國的經濟重心,不過長久以來,經濟繁榮的長三角地區自然資源都相對匱乏,尤其是能源與礦產資源,大多都依賴于外地輸入與進口,自身幾乎無法出產。
上世紀中期,江蘇南北各地都相繼發現了油苗與氣苗,但并未發現具有商業開采價值的油氣田構造,直到1956年,地質部正式開始在蘇浙皖三省進行全面石油地質調查。1958年,石油工業部組建華東石油勘探局,在華東地區進行石油勘探,而重點就是江蘇。經過多年的尋找,最終在江蘇中北部發現了有利的油氣地質構造。
1975年,江蘇的真武油田進行試采,當年出產原油6176噸,江蘇油田正式開始投入生產,從此打破了江蘇乃至整個華東地區沒有規模化石油出產的歷史。
江蘇本身經濟高度發達,但能源資源極其緊張,江蘇油田的發現與投入生產,雖然也沒有改變江蘇原油需要外部供應的狀態,但也一定程度上進行了緩解,意義非凡。江蘇油田的主要地質構造區分布范圍達到8.6萬平方公里,以揚州為中心,還向蘇北與安徽地區延伸。
江蘇油田的油氣勘探主要在蘇中盆地的東臺地陷,而蘇中盆地的地質條件非常復雜,當地的斷塊面積很小且非常分散,勘探油氣資源的難度非常大,也被稱作“石油地質家的考場”。
目前,江蘇油田所在地位于江蘇中部與安徽東部,向東直到黃海,勘探開發區主要分布在江蘇揚州的高郵、江都、邗江、儀征,還有泰州興化等地區,油田中心與油田的總部,都位于江蘇揚州,自古以來,揚州就被稱作“江南之首”,是著名的水鄉與商業文化繁華的城市,而江蘇油田因此也被稱作“水鄉油田”。
揚州的江蘇油田核心開采地區分布在江蘇、安徽兩省的6市12縣之內,大多都在江蘇,揚州1市占了4個,而安徽的油田僅分布在滁州的天長市。
截止到今年,江蘇油田累積探明地質儲量達到2.9億噸,累計生產原油4750萬噸,江蘇每年出產的大半的石油都產自揚州市。
事實上,江蘇油田的產能并不算很高,尤其是與那些著名的油田相比。
江蘇油田的工區分布在大江南北,油田的主要工區在江蘇北部,主力油田則 在揚州地區。江蘇省地處長江和淮河下游,全省人多地少,土地資源十分寶貴。江蘇經濟、科技、文化比較發達。全省工農業總產值居于全國前列。鄉鎮工業發達。全省擁有一批現代化大型骨干企業,有數量眾多的自然科學研究機構、普通高校、中等專業學校和中高級成人學校。江蘇境內平原遼闊,河流湖泊密布,地勢低平,平原占總面積的68%,水面占17%,水面面積比重之大居全國之首。長江自西向東橫穿省境,流程長達391公里;京杭大運河縱貫省境南北,流程長途685公里。全省大小湖泊200多個,水運航道2200多條,形成了內外銜接,河、江、湖、海相連的水運網。舟揖之利,冠于全國。江蘇的交通,呈水陸空相連態勢,全省民航共有九個機場,鐵路以南京、徐州為中心,有京滬、寧贛、隴海三條干線通過省境,沿海沿江有連云港、南通港、南京港、鎮江港、張家港、高港、江陰港等較大港口,內河中有蘇州、無錫、常州、揚州等中、小型港口,公路交通便利,運輸四通八達。
石油勘查本世紀四十年代至五十年代初,由于蘇南、蘇北相繼發現油苗和氣苗,地質工作者開始在江蘇地區進行早期的石油地質勘查。1955年初,國務院批準了地質部第一次石油普查會議關于在全國范圍內開展戰略性的石油普查勘探的建議。1956年2月,地質部第二次全國石油普查工作會議決定華東地質局組建隊伍,開展蘇、浙、皖三省毗鄰地區石油地質調查工作。1958年8月,石油工業部組建華東石油勘探局,負責華東地區五省一市(蘇、浙、閩、贛、魯、滬),而以江蘇為重點的石油勘探工作。從1956年到1975年的二十年中,地質部和石油部的廣大地質工作者堅持不懈,協同作戰,在江蘇省境內,主要在蘇北地區進行了大量的區域普查勘探,并取得了鉆獲工業油氣流的突破性勘探成果,肯定了江蘇是一個油氣分布廣闊的有利地區。1975年7月20日,會戰的第一口井--真6井開鉆。同年9月底,10臺鉆機全部投入生
江蘇油田產。到1975年底,共開鉆探井13口,完鉆8口,初步控制了真武油田的含油面積,并有一批油氣井投入試采。這一年,真武油田試產原油6176噸。從1975年至1990年的十六年來,參加石油會戰的全體職工,在各有關方面的支持配合下,克服困難,研究總結了江蘇油氣資源分布的地質狀況及其主要特點,為進一步勘探開發江蘇石油取得了新的成果。江蘇地處我國東部沿海地區,氣候有明顯的季風特征,冬干冷,夏濕熱,四季分明。這里又處在亞熱帶向暖熱帶的過渡區,全年氣候溫和,雨量充沛,年降水量約在780~1160毫米左右,降水量集中在夏季的6~8月,約占全年降水量的50%左右。
江蘇歷史悠久,景色幽美,山川平原,錯落有致,江湖河海,布局諧美。人文資源豐富,名勝古跡眾多,故人們形容在江蘇勘探石油,猶如"油井打在花園里"。油田機關駐地江都縣邵伯鎮,距今已有1500多年歷史,曾是京杭運河上著名的"大碼頭"。江蘇能源緊缺,1988年全省一次能源生產量只居全國第十五位,人均能源生產量只居全國第二十一位,而同期全省能源消費量居全國第六位。從七十年代開始,國家在南京等地建設大型石油化工、化纖企業。1982年11月、1983年9月,以生產成品油和石油化工產品為主的企業群體--金陵石化公司和我國八十年代最大的石油化工引進工程之一的揚子石化公司在南京相繼成立。此外,泰州、清江、無錫等地一些小型石化企業也建成投產。年加工原油總能力約達900萬噸左右。江蘇油田原油產量雖然逐年上升,但遠遠不能滿足需要。因而江蘇省委、省政府在加快電力、煤炭發展的同時,殷切希望江蘇石油勘探開發能夠取得重大的成果。江蘇地跨華北地臺和下揚子準地臺。省內沉積巖分布面積共8.6萬平方公里。其中下揚子地臺沉積巖分布面積7.5萬余平方公里,組成了蘇北盆地和蘇南隆起區。江蘇北部徐州豐沛銅地區屬華北地臺魯西隆起區,沉積巖分布面積1.1萬平方公里。江蘇油田油氣勘探主要在蘇北盆地東臺地陷的高郵、金湖、海安地區,以下第三系和白堊系為目的層,發現了一批構造斷塊油氣藏投入開發,蘇北盆地的地質條件非常復雜,斷塊面積小而分散,勘探開發難度較大,素有"石油地質家的考場"之稱。蘇南隆起區和徐州豐沛銅地區的勘探,投入的工作量很少,還有待進一步工作。
未來發展"當年鏖戰急"、"今朝更好看"。江蘇石油事業不僅已經取得令人鼓舞的成果,而且有著十分廣闊的前景。江蘇境內沉積巖分布面積達8.6萬平方公里,有兩大勘探目的層系,一是中新生界陸相碎屑巖,二是中古生界海相碳酸鹽巖,此外還有豐沛銅地區的煤成氣。如果再從整個下揚子地臺來看,前景就更大。下揚子地臺包括了蘇南、浙江,乃至安徽東部一蘇浙皖20多萬平方公里,由下古生界到上古生界的地層組成,各個歷史時期的地層都有,對于這個大戰場,還是一個沒有起步的地方。展望未來,江蘇油田全體職工堅信,隨著勘探開發經驗的積累,科學技術的進步,對外合作的加強,江蘇石油事業必將不斷取得新的突破,更加美好的前景必將出現在江淮大地和東海之濱。
到此,以上就是小編對于盱眙企業服務大廈電話的問題就介紹到這了,希望介紹關于盱眙企業服務大廈電話的1點解答對大家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