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今天小編關注到一個比較有意思的話題,就是關于營口政委服務電話的問題,于是小編就整理了1個相關介紹營口政委服務電話的解答,讓我們一起看看吧。
李云龍是在淮海戰役中負的傷,此時的國民黨軍隊最后的精銳猶在,仍然具備一定的戰斗力,像黃百韜兵團、邱清泉兵團和黃維兵團等,所以雖然大勝,華野打得也十分艱苦,到淮海戰役結束時,部隊中“解放戰士”(補充的俘虜兵)的比例高達80%,可見戰斗的殘酷。
淮海戰役是1949月1月全部結束的,2月份華東野戰軍即完成大整編改稱“三野”,自然有晉升和提拔等一系列人事調整,躺在醫院里的李云龍沒趕上這班車是合乎情理的。
而三大戰役全部勝利結束后,黃埔系中央軍除了西北胡宗南集團還具備一定實力外,在長江兩岸地區已經基本損失殆盡,“京滬杭警備總司令”湯恩伯指揮的45萬江防軍隊大多是拼湊或重建而來,已經沒有了跟二野、三野共百萬大軍抗衡的能力,從營口逃出的劉玉章第52軍都成了“頭牌”。
因此三野在渡江戰役之后,除在上海稍微耽擱了點時間外,其它進軍浙贛的作戰完全就是追殲戰,已無大的抵抗,部隊進展神速,這一期間解放軍所苦惱的不是國民黨軍隊停下來抵抗,而是敵人不停地逃跑,要在江南的雨季艱苦追擊,非常疲勞,所以對敵喊出來“投降就是立功,逃跑就是犯罪”口號。
在這個小鮮肉橫行的時代,我們也能夠看到各種各樣的愛國熱血電視電影的播出,在這些劇火熱的同時,我們也想起了曾經那個,陪伴過我們無數個暑假依舊能夠給我們留下很深的印象,以及諸多表情包的電視劇,這個電視劇叫做亮劍。
相信很多小伙伴們都看過這個亮劍,在這個電視劇當中李云龍的形象也非常的深入人心,而我們都知道的是李云龍曾經在這里面受過一次傷,并且在受傷以后說過一句“一步趕不上步步趕不上”的感慨的話語,那么我們今天就要來分析一下為什么他在受傷以后,步步都趕不上解放戰爭呢?
他之所以會說出這樣一句話,就是因為在他自己養好了傷以后,回到部隊卻聽說自己的小伙伴已經成功的打過了三八線,而自己跟他相比那種差距感讓自己內心非常的難受。一個喜歡打仗喜歡帶兵的人,最后卻只能看著自己的小伙伴帶著人沖鋒陷陣,自己的實際生活卻變成了一個參謀的角色。這種差距感讓他的內心非常的難以接受,所以才會發出這樣一句感慨。雖然他有了這樣的感慨,但是我們在為他可惜的同時,也不得不來分析一下他之所以會趕不上自己小伙伴的重要的原因。
第一個原因是因為時機不對
當時李云龍在淮海戰役的后期,為了能夠干掉自己的老對手,在打仗的過程之中他打了自己的老對手一槍,而對方也沒有放過他向他發射了一個炮彈,兩個人也因此而受傷。他被送到醫院以后,也就成為了一個需要養傷的傷員,而他的這個受傷時機對于他的事業發展來說是非常不利的。由于他在醫院休養的時間超過了半年,當自己在回去的時候發現自己的時機早已經錯過,全國的解放戰爭基本上都快要結束了,自己沒有趕上這樣一班末班車,也沒有辦法實現自己所謂的趕得上。
第二個原因是因為上級安排
當時看電視劇的時候,我們都知道的是李云龍雖然在朝鮮戰爭發生的時候已經成為了一個代理軍長,但是這個職位對他來說并沒有太大的吸引力。他更希望自己能夠上戰場奮勇殺敵,但是一直沒有得到上級對他的任何一個安排。這主要是因為他的這個軍隊并沒有參與到當時的戰爭當中,所以沒有自己的兵參戰,那么他這個軍長也就不能夠參與到戰爭當中,只能夠進行一系列的參謀。畢竟在戰場上的事情并不是由個人情緒所決定的,很多決策都是有著嚴密的部署,不能夠隨意的更改。
第三個原因是因為自己的心境
其實在他受傷養好了以后,整個戰役已經接近尾聲,而能夠留下來的一些小打小鬧的場面,對于他來說根本不適合自己去參與,而他也正是因為沒有將這些小的事情放在眼里,于是就成功的成為了一個轉型后的軍長。
我們都能夠想象得到一個在戰場上拼搏廝殺慣了的人,怎么可能愿意回歸到平靜的生活當中,但是他的這種思想動向和心境是能夠被理解,但是不能夠被實現的,因為所有的戰爭最終的要的結果就是和平,而當和平來臨的時候,我們任何人都沒有理由對這些爭奪來的東西說不。
趕上了又如何,趕不上又如何,李云龍沒去東北也沒去抗美援朝,丁偉和孔捷倒是去了,結果后來還不都混個少將銜。
說句實在話,上級對李云龍很照顧,在淮海戰役之前李云龍原來就是一個團長,那是粟 裕直接給提成師長,這種跨度可不是一般人有的,但是淮海戰役打到一半,就差點跟楚云飛同歸于盡了,在住院好了之后,到部隊基本就提為副軍長,因為軍長有病,所以李云龍就是代軍長,這等于是從師長直接提拔為軍長了,李云龍擔任師長時間最長的地方卻是在病床上,也就是李云龍干了N年的團長,緊接著就干上了軍長。
從履歷上并沒有虧待他,后來也給他個少將,這樣晉西北鐵三角在一塊也不跌份。
那么,為什么李云龍受傷之后就趕不上解放戰爭乃至后來的朝鮮戰爭呢?
實際上還是跟李云龍受傷的時間節點有關系,李云龍受傷的時候正是國共在淮海戰役上大決戰的時候,60萬對陣80萬,這都打贏了,剩下的不全是秋風掃落葉了。
李云龍住院養傷階段,不但三大戰役打完了,就連渡江戰役都打完了,毛主席一句“宜將剩勇追窮寇”就開始追著國民黨的殘余圍追堵截了,在醫院里這把李云龍急的,沒有辦法才在醫院跟小田談起了戀愛,消磨一下時光。
等李云龍出院的時候,基本就是黃花菜都涼了的階段,等到李云龍趕到福建隊伍的時候,金門戰役基本就結束了,東南從金門戰役結束后就再無大戰,所以李云龍解放戰爭是步步趕不上。
抗美援朝的主力其實是四野,領袖的想法是讓林 彪去,這最合適了,因為四野本身就是在東北成建制了,從東北再入朝,無論是適應朝環境,還是軍區劃分上,都很適合,但是林總不想去,最后彭總掛帥去的。
解放戰爭用毛主席的話說,那是搶天下,絕對拖不得!所以進展那是十分神速,解放軍四大野戰軍披堅執銳,從松花江一直打到了海南島,僅僅用了三年的時間,可不是一步慢步步慢嘛?李云龍養了幾個月的傷,戰場早就向南推進到大西南去了,他自然就趕不上趟了,以至于后來的抗美援朝,李云龍也沒去成
解放戰爭用毛主席的話說,那是搶天下,絕對拖不得!所以進展那是十分神速,解放軍四大野戰軍披堅執銳,從松花江一直打到了海南島,僅僅用了三年的時間,可不是一步慢步步慢嘛?李云龍養了幾個月的傷,戰場早就向南推進到大西南去了,他自然就趕不上趟了,以至于后來的抗美援朝,李云龍也沒去成
《亮劍》中孔捷和丁偉都在四野序列內,當然有機會參加抗美援朝戰斗,兩個野戰軍戰略重心不同。在此之前,粟裕將軍已經準備就任“攻臺總指揮”了,也是因為朝戰爆發而中止的。
第三野戰軍部分兵力參加抗美援朝已經是1950年底,抽調的是在淞滬地區的機動部隊宋時輪第九兵團,著名的“長津湖戰役”就是宋兵團參與的,凍傷減員頗大,就戰士特點來說,習慣江南氣候下作戰的三野,也確實不合適冰天雪地的朝鮮戰場。從李云龍所在軍參加金門戰役的情況看,必然屬于葉飛的第十兵團,其戰略任務是福建沿海守備,防止敵人登陸反撲,仍然是前線,一點也不輕松。
李云龍負傷時是華野二師的師長,期間再無指揮作戰,能夠晉升代理軍長已經是重用了。
到此,以上就是小編對于營口政委服務電話的問題就介紹到這了,希望介紹關于營口政委服務電話的1點解答對大家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