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今天小編關注到一個比較有意思的話題,就是關于奶媽服務聯系電話的問題,于是小編就整理了1個相關介紹奶媽服務聯系電話的解答,讓我們一起看看吧。
來說說多媽自己的經驗。
多媽是在多多100天的時候開始上班。當時也是為背奶發愁,想著在某寶買個背奶包,就是里邊有藍冰之類的 可以冷藏 一天的奶放里邊 等晚上下班帶回去就行了。 考慮半天終究是沒有買。
簡單說下原因,因為公司體諒,所以中午下班早 上班晚(其實這是國家規定的,哺乳期有喂奶時間的)。所以那個背奶的包就用不到了。
多媽的每天8點半上班 中午11點多點就下班了,以上不擠奶 等中午回家 奶已經很漲了,在喂飽多多后還可以用吸奶器吸出兩個100 ML 的奶量, 在晚上下班前足夠吃了。
不過這種時間維持了并不長 大概6個月的時候奶量就逐漸減少了,不知道是不是受上班的影響了。
所以多媽建議,如果你中午不回家 那最好買個背奶包 這樣的據說能保 8 個小時,下班回家給孩子吃足夠了。晚上下班回家擠出的奶 給孩子第二天的口糧。而晚上還是要親喂的,要不然奶量會越來越少了。
職場媽媽背奶真的是一部辛酸史,每天都像在打游擊戰!
178天的產假休完,懷著不舍得離開寶寶的心情去上班了。第一周上班,每天都很擔心寶寶有沒有哭,會不會不適應,有沒有想我?事實是寶寶的適應能力比大人好多了,跟奶奶玩了兩天就完全適應了。
半年沒上班,一邊要重新熟悉工作環境,一邊要找機會去吸奶。有時一開會,時間太長,乳房已經漲得疼痛,而會議離結束遙遙無期的樣子,真想舉個手說:“抱歉,老板,我想先去吸下奶!”
小公司沒有母嬰室,也找不到一個合適的地方供我吸奶,每次都像在打游擊戰,會議室、會客室、茶水間、儲物間,甚至是在洗手間輪流跑,有時還會中途被同事打斷。幾次下來,每次去吸奶,心情都很緊張,擔心擠到一半又被打斷,導致現在一聽敲門聲都會有恐懼感。
我的兩個孩子都是母乳喂養的,當了四年資深奶媽,背奶的時間加起來有兩年之久。聊聊我的經驗吧。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背奶媽媽首先要有一套合適的工具,包括:
我比較幸運,有一間自己的辦公室,可以關起門來泵奶,就很自由,也因為這樣的便利堅持了兩年背奶。但很多職場媽媽恐怕都沒有這么好的條件。如果公司里的背奶媽媽比較多,可以和領導商量,每天臨時用會議室、儲藏間等一些可以鎖門的房間用來泵奶,如果公司附近有商場哺乳室也可以利用。實在不能解決的話,那只能在廁所格子間了。這也是不少背奶媽媽無奈的選擇。
我還曾在網絡上看到上面這組圖片,看了差點落淚,這其中的辛酸只有背過奶的媽媽才明白。只能說,背奶媽媽們真的都很偉大!
泵奶頻率的選擇,取決于寶寶的大小和媽媽的便利程度。回顧我的背奶經歷,大致是這樣的:
不過背奶結束并不意味著母乳喂養的結束哦。我的倆娃在背奶結束后,還都繼續延續每天睡前喝早上的母乳,直至2歲左右自然離乳。
也有些麻麻,住的離家近,甚至可以中午回家直接親喂一頓,這樣每天背奶的頻率就只要1次就夠啦。
母愛是天底下最無私奉獻的感情。我是一名職場媽媽,法律規定的產假是173天,但是女兒88天,因為各種原因我必須提前回到工作崗位。于是對孩子的母愛只能用背奶的方式得以延續。堅持母乳喂養,是我對孩子堅定不移的母愛,不曾因為工作減少分毫。
下面介紹一下陪伴我1年的背奶包,也分享一下這1年我的背奶心得。
背奶包,是行走在路上的母乳儲存包。
從工作地點到家的距離不僅是距離的拉進,更是母愛的傳遞。我的背奶包,選擇的是一款紫色的手提,單肩均可以的包。因為家和工作地點每天單程2小時,一天4小時的路程。所以每天兩種方式交替使用,緩解手部,肩部的壓力。背奶包的結構是上下分區的兩個獨立區,背奶包放電動吸奶器,底部放藍冰和儲奶瓶。背奶包側面的小口袋用來放紙巾,濕巾,防溢乳墊,免洗手液,儲奶袋等這些小物件。
藍冰,是背奶過程中必不可少的保冷裝備。
購買了2塊可以每天重復使用的藍冰,晚上放冰箱,白天放冰箱或者背奶包,藍冰冷凍一晚上可以保持24小時的制冷。藍冰外面是固體的,即使夏天也不用擔心因為融化漏水的現象。每天下班將3個儲奶瓶放在2塊藍冰中間,回家可以直接放冰箱。藍冰起到的是隨時隨地的移動小冰箱作用。
到此,以上就是小編對于奶媽服務聯系電話的問題就介紹到這了,希望介紹關于奶媽服務聯系電話的1點解答對大家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