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今天小編關注到一個比較有意思的話題,就是關于邯鄲復興服務隊電話的問題,于是小編就整理了1個相關介紹邯鄲復興服務隊電話的解答,讓我們一起看看吧。
當今如何培養青少年正確的價值觀?
先討論價值觀。
1,價值觀很重要,非常重要。是人所思所想,再到一言一行等行為的依據、來源。換個角度,就是有什么樣的價值觀,就有什么樣的所思所想,一言一行。
2,價值觀又很復雜,很難一言蔽之。更何況青少年,沒生活體驗,更難樹立。
3,價值觀隨著世界觀、人生觀的變化,是會不斷變化的。
其次,正確的價值觀。
1,既然提到正確的,很難定義。
2,正確的,只能是古今中外,顛古不破的價值觀。
在青少年時期培養的正確價值觀,羅列以下幾條,拋磚引玉。
1,尊老愛幼
青少年的價值取向決定了未來整個社會的價值取向,而青少年又處在價值觀形成和確立的時期,抓好這一時期的價值觀養成十分重要。這就像穿衣服扣扣子一樣,如果第一顆扣子扣錯了,剩余的扣子都會扣錯。人生的扣子從一開始就要扣好。
價值觀就是一個人對人對事的價值判斷,通俗的講就是“值不值”的問題。這包括對自己、對別人、對社會現象,大至對國家民族的看法態度、小至在菜市場買菜,都能體現一個人的價值觀。不同的價值觀會帶來不同的態度和行為。教育有很多功能,比如教人知識和技能,培養學生生存的本領;教人良好的行為習慣和審美能力等。但我認為教育的首要任務是培養學生正確的價值觀。特別是通過這次全民抗疫戰爭,更能看出價值觀的重要性。特別是在有關國家、民族生死存亡的關鍵時期,如戰爭、抗震救災等,最能體現一個人的價值觀。“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就是一種典型的民族價值觀。如在在這次抗擊冠狀病毒肺炎的戰斗中,許多醫護人員“逆行武漢”,明知與病毒打交道會有被感染的生命危險,但他們踴躍報名,毅然前行,這不僅是體現了醫護人員救死扶傷的職業本能,更是獻身國家和民族的高貴品質。實際上每個人都會在“去與不去”“值不值”之間做出價值判斷。他們覺得即使個人犧牲了、病倒了,為了救人、為了抗疫戰爭的勝利也值得。實際上價值觀就是一個天平,在這個天平的兩端不可能“兩全其美”,孰重孰輕一目了然,不同的人就會有不同的選擇,這也體現了不同的價值觀。這次很多人為武漢捐錢捐物既不為名也不為利。如一個環衛工人,一個月才600多元的工資,卻到當地派出所為武漢抗疫捐出一萬多元而不留姓名。有的農民把自己種的蔬菜、水果、糧食等捐獻給武漢。他們是自覺的,沒有人強迫他們,他們也不需要別人的表揚和國家的獎勵,可以說他們無欲無求,就是覺得這樣做“值得”。當然也有一些藝人在網民的“逼迫”下被迫捐錢,主要是考慮以后的發展,不至于失去粉絲,為今后撈更多的錢作為一種“投資”;也有的裝聾作啞,跑出國門旅游玩樂,躲避疫情,疫情過后依然回國賺錢。這些眾生萬象都是價值觀的體現。反觀那些為共和國做出卓越貢獻的“兩彈一星”元勛,那些在建國70周年大慶時被國家表彰的“時代楷模”,他們有的一生隱姓埋名,甚至與家人斷絕聯系,在艱苦的工作和生活環境中為國家的強大而科研攻關,無利無名,但他們覺得“值得”。
所以說價值觀的問題,是德育工作的首要問題,大到對共產主義的信仰、對實現中國夢的自信,小到對個人、對他人的處事態度,都是學校教育和家庭教育的首要任務。特別是在青少年時期,是人生觀、價值觀形成的重要階段。如果學校不加強這方面的教育,等學生走向社會以后自然形成,就有很多不確定性,所以教育部要求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要進教材、進課堂、進頭腦是非常必要的,這也是各科教學的首要任務。我們常說“科學無國界,但科學家有國籍”,也正是說明了價值觀的重要性。不管學生進入大學后學習什么專業,走向社會后從事什么工作,只要有了正確的價值觀,整個社會的正能量就會不斷增長,國家的富強就會夢想成真。一個人有了正確的價值觀,他就會千方百計的刻苦學習,努力奮斗,為實現自己的價值觀而努力。如周恩來總理當年“為中華之崛起而讀書”,如錢學森放棄在美國的優厚待遇,克盡千辛萬苦回到祖國。
2012年11月,黨的十八大報告就指出:“倡導富強、民主、文明、和諧,倡導自由、平等、公正、法治,倡導愛國、敬業、誠信、友善,積極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這為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提供了基本范疇。黨的十九大對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提出新要求,指出,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要以培養擔當民族復興大任的時代新人為著眼點,強化教育引導、實踐養成、制度保障,發揮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對國民教育、精神文明創建、精神文化產品創作生產傳播的引領作用,把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融入社會發展各方面,轉化為人們的情感認同和行為習慣。
國家也在倡導全國人民都應該有自己的人生觀和價值觀,這是全民族都應該去喚醒的東西,是非常重要的內容,對于青年人呢,我說上幾句:
01
防微杜漸,出淤泥而不染的精神,不要受到周圍環境的影響,其實這一點是非常難以做到的!
因為現在都比較崇尚拜金主義,什么都提“錢”,在這樣的大的環境下,其實如果做到出淤泥而不染,其實非常不容易,這就需要有個很好的定力在起作用,這個定力的修煉也不是立刻就可以修煉出來的。一定多看傳統文化的書籍,這樣就可以建立起來比較好的價值觀體系,多被好的東西,好的內容去熏陶,這樣慢慢地,正能量在體內就占據了主流!邪念和邪氣就慢慢地被正氣和正念所壓制了!
02
如果是家長的話,一定要以身作則,給孩子一個榜樣的力量,這樣孩子從小的時候,就可以形成正確的家長觀體系,對未來的工作和學習就非常有幫助的。我有這么一個朋友,在孩子小的時候,就總帶著幫助那些經濟比較困難的人,捐錢和物品,也讓孩子在力所能及的情況下,去幫助其他人。這樣,在孩子的內心深處,就建立了正確的價值觀體系!愛幫助其他人,總是考慮對方,總是在別人危難的時候鼎力相助,我深深地為這個朋友點贊,這是好樣的媽媽!是一個偉大的媽媽!
03
總之,孩子的周圍環境很關鍵,接觸的人也很關鍵,教育的土壤也很關鍵!家長的教育也很關鍵!各個方面只有攜手 才可以培養好青少年的正確的價值觀和人生觀!
1.小事做起,講求核心價值觀教育的實效性。培養愛國主義情感,首先就要從培養學生對父母的感恩之心,對家鄉、對母校的熱愛之情入手,進而升華到對民族、對祖國的熱愛之情。
2.課堂教學,發揮教師核心價值教育的主體性。課堂教學,始終都是進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教育的主陣地。把社會主義核心價值教育與課堂教學有機結合起來,是每一位教師責無旁貸的任務。循序漸進,注重核心價值教育的層次性。七年級作為起始階段,主要以養成教育為主線,通過學習遵守學校規章制度初步培養學生對核心價值觀的認知。八年級作為發展階段,在繼續進行養成教育的同時,通過多種多樣的教育使社會主義核心價值內化為學生的品質。九年級作為升華階段,主要對學生進行人生價值觀與理想教育。形成健康的人生觀、價值觀。
3.加強實踐活動: 實踐感悟是打開少年心靈、培養優良品質的鑰匙。把掌握思想道德知識和進行道德實踐緊密結合起來,寓道德教育于生活實踐之中。
根據不同層次的中學生的特點,開展內容豐富,形式多樣的實踐活動。比如:組織郊游、踏青、野營等戶外活動,使他們感受到大自然的美好,增強熱愛祖國、熱愛家鄉、熱愛自然的情感;成立“志愿者服務隊”,走進社區,走上街頭,提供各種的義務勞動,使他們感受到勞動的艱辛、合作的重要,增強熱愛勞動、熱愛集體的觀念;參與“同在一片藍天下,我們共成長”的手牽手活動,城里的孩子幫助務工農民子女,使他們感受到“幫助別人,快樂自己;奉獻社會、實現價值”的人生真諦……這些活動的開展,使他們有了發揮特長、張揚個性、感悟生活的機會和舞臺,在實踐中將優良的思想道德轉化為自己的品質,精神生活得到充實,道德境界得到升華,使知行得以完美結合。
到此,以上就是小編對于邯鄲復興服務隊電話的問題就介紹到這了,希望介紹關于邯鄲復興服務隊電話的1點解答對大家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