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今天小編關注到一個比較有意思的話題,就是關于華為售后服務電話常德的問題,于是小編就整理了1個相關介紹華為售后服務電話常德的解答,讓我們一起看看吧。
深圳感覺適合創業,自己做生意這類人,打工可能也要華為騰訊這類大公司,普通的打工者真不適合長呆深圳,尤其是現在房價太高了,很難安家,06年去深圳,錯過買房機會,一直蹉跎,去年終于回了長沙,感覺幸福指數高很多,不用在再在城中村生活,不用面對高水電費,小孩讀書難一堆問題。
工作不好找,行業落后,工資待遇低。房價是低,可以限購,必須落戶。教育不錯,但是主要拼關系才能進。人文環境不錯,本土排外嚴重。生意機會很多,主要也關系,熟人賒賬臺嚴重。總的來說長沙適合生活,養老,教育。不適合職業和事業發展。
在深圳8年,然后來長沙,也有7年了。回想畢業后的這15年,都不后悔。深圳8年努力工作,學以致用了。來長沙時是2011年,先買房,郊區的只有4000多,房子有了,沒有飄的感覺了,心安了,工作也沒想像地難找,畢竟在深圳有很好的工作經驗。老家在湖南的小縣城,到長沙走高速不到3個小時。老家人來長沙,自己回老家都方便。
我就是一個在深圳工作的湖南人,身邊確實有很多朋友從深圳回到長沙發展,至于為什么選擇回長沙發展,原因很多,大致分為三點:
1、房價:
隨著年紀越大,都想成家立業,奈何深圳房價太高,買不起房,所以選擇退而求其次,長沙房價一直是中部省會的價值洼地,深圳6萬一平的房子,長沙1萬就能買到!
2、人情味:
深圳每天就是工作,加班,睡覺,鄰居之間都不認識,缺乏人情味。可是長沙不一樣,你白天工作,晚上在南門口來點宵夜,再去解放西路玩一玩,三五個朋友,聊著天,這種生活方式,確實比深圳輕松。
3、行業差異:
也不是每個行業回長沙都能夠有好的發展,長沙是一個以重工業、先進制造業、移動互聯網、文化娛樂行業為重點城市,以我身邊朋友為例,我們都是從事文化行業,所以回長沙創業,也是一個不錯的選擇,長沙是世界上唯一一個媒體藝術之都,湖南廣電加上芒果TV,然后衍生出馬欄山文化創意產業園區,打造“北有中關村,南有馬欄山”的格局。所以文化傳媒行業,回長沙發展,是一個不錯的選擇,相反如果是從高科技行業,從深圳回到長沙,很有可能找不到滿意的工作。
總結:
回去或者不回去,都有道理,最理想的狀態是,將深圳的成功模式,帶到長沙,賺取人生的第一桶金,在長沙成家立業!
我也是多年深漂,我是河南人在長沙定居。2016年過來長沙(我老婆長沙人)發現長沙房價只有縣城水平(地段不是很好星沙有地鐵口)4000左右。果斷入手一套110平米3房51萬月供2000,當時打聽過市場首付2成租金可以抵月供。后期房子交房裝修不想漂了下定決心了長沙定居了
這個完全可行。根據自己的實際情況,權衡利弊,得出最大公約數即可。
工作,工資,房子,夫妻,親友,城市發展,地緣氣候等等,都可能成為左右想法的因素。從房子這一重要指標來說,深圳房價五六萬,長沙房價一二萬,差別蠻大。從城市發展與宜居看,長沙這幾年進步有目共睹,邁入萬億俱樂部,經濟總量剛好是深圳的一半,除開氣候和空氣質量不如深圳,文化等其他還是有競爭力的。
當然,最根本的兩個因素:一個是否適合在深圳發展,比如說在深圳無房無車,租房,工作和置業壓力比較大,自感生活質量不高。一個是對長沙有感情,這個感情包括親友、城市人文認同、地緣氣候等。比方說不是湖南人,或是隨夫妻一方回到長沙定居,應當多考慮一下。筆者有個朋友,山東人,辭去深圳公務員職務,賣掉深圳的房子,隨老公回到長沙,這也是為了愛情,嫁雞隨雞嫁狗隨狗吧。
最后還有一個貌似折中的辦法:深圳賺錢,長沙買房。如果現在回到長沙,工作和待遇不比深圳,那就要算算賬,倒不如在深圳工作攢錢,到知天命的年紀再回長沙,找個適當的工作或是做點小生意,安穩過日子。
到此,以上就是小編對于華為售后服務電話常德的問題就介紹到這了,希望介紹關于華為售后服務電話常德的1點解答對大家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