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今天小編關注到一個比較有意思的話題,就是關于南寧航電公司電話的問題,于是小編就整理了1個相關介紹南寧航電公司電話的解答,讓我們一起看看吧。
殲-6,是沈飛根據蘇聯米格-19仿制而成的空軍第一代超音速戰斗機,自1964年首批戰機服役開始,在相當長一段時間內都是空軍的主力戰機,主要執行國土防空和奪取前線局部制空權,也可用于一定的對地攻擊任務。
此型戰機,不僅是我軍裝備數量最大的戰機,總產量超過5000余架,也是空戰成果最輝煌的戰機,到2010年上半年全都退出現役,在歷次本土防空作戰中,殲-6戰機共擊落擊傷20余架各型戰機包括無人機,但自身卻無一架戰損。
殲-6能取得如此輝煌的戰績,除了空軍飛行員飛行技能高超,敢于空中拼刺刀以外,與殲-6的優異性能不無關系。
憑借超越時代的推重比,所造就的加速性和機動能力,以及氣動外形布局,所賦予的優秀盤旋能力,擁有在1分06秒內,爬升到1萬米高度,非常強悍的飛行能力,殲-6取得了空優戰績。
從網上可搜尋到的資料,殲-6機長14.64米,翼展9米,高度3.89米,空重5.5噸,最大起飛重量7.56噸,載彈量0.5噸,最大飛行速度高空每小時1500公里,作戰半徑680公里。
殲-6裝備3門30毫米機炮,后期配備了霹靂-2和霹靂-5空空導彈,兩邊機翼可各掛2枚,空中續航時間2.03小時。
殲-6飛機尺寸小、重量輕、推重比大、機動性好,適于近距格斗空戰;且飛機結構簡單,使用維護方便,價格便宜。
殲6戰斗機是我國仿制蘇聯第一代超音速噴氣式戰斗機“米格19”的國產化型號,也是我國迄今為止量產規模最大、服役時間最長的一款戰斗機。如果把各種改進型號以及衍生型號(比如強5就是殲6的對地攻擊版)全部加在一起,累計裝備數量將超過8000架。殲6于1963年正式服役,2006年全部退出作戰部隊序列,2010年全部退出訓練部隊序列。
殲6所取得的實戰戰績,足以令它的后輩們感到羨慕不已。光是在我國的國土防空作戰中,被6爺斬落馬下的倒霉蛋就足以舉辦一場規模不小的航空博覽會,其中包括美軍和對岸的RF101、A3B、A3D、A6A、F104、F105、F4B、F4C等有人駕駛飛機以及各種無人偵察機,而殲6自己每次都能毫發無傷地全身而退,的確算得上是人品爆棚。
另外殲6還是當時我國出口或者援外的主打產品,在越南戰爭、印巴戰爭等海外戰場上也有不俗的表現,屢屢以較小代價擊落擊傷比自己先進的敵機,以至于我國國內一度有人喊出了“殲6W歲”的口號。
然而在輝煌榮譽的背后,卻也難掩后繼無力的尷尬。其實在作為一代機的殲6剛剛完成仿制服役的時候,世界主要航空強國已經開始進入了三代機時代。
比如美國的F4戰斗機1961年服役,蘇聯的米格23戰斗機1969年服役。由于當時中蘇關系破裂,航空工業基礎極其薄弱的我國失去了研制先進戰斗機的技術來源,勉強通過逆向仿制的方式搞出了基于二代機米格21的殲7戰斗機,并于1966年首飛成功。但是此時的殲7相當不成熟,在飛行性能、機載武器、彈射系統安全性等方面均不符合軍方的要求。
此后航空工業部門多次對殲7進行改進,依然是問題多多,不合格產品層出不窮,以至于經常被軍方拒收。直到上個世紀80年代中期,殲7系列戰斗機的產量也只有區區幾百架,戰斗力比起殲6并無實質性的提高,后續機型殲8也是類似的情況。相比之下我軍飛行員當然更加信賴成熟可靠、實戰經驗豐富的殲6,這個狀態一直持續到了上個世紀90年代初期。
殲-6是中國空軍歷史上服役數量最多的一型戰斗機,殲-6戰機也是中國服役的各型號戰機中戰績最多的。從1964年服役到2010年在中國退役,總產量高達5200余架。
就在殲-6服役的第一年,1964年的12月,海航四師飛行員王鴻喜擊落一架進入浙江偵查的RF-104偵察機。
(80年代的福建某地機場)
1965年3月,駐廣西的空軍第18師飛行員高長吉擊落一架入境偵查的RF-101。
1965年9月,海航飛行員高翔,黃鳳生合力擊落一架進入海南的美軍F-104C。
1965年10月,駐廣西的空9師飛行員張運寶等4人合力擊落一架美軍RA-3D偵察機。
1966年4月,駐廣東的空26師飛行員楊建全,李來喜擊落美國空軍一架A-3B攻擊機。(戰果存疑)
1967年1月,駐福建的空8師起飛8架殲-6攔截對岸空軍的F-104護航的RF-104G偵察機,擊落F-104G一架。
1967年6月,飛行員王柱書,呂紀良二人駕駛殲-6在海南擊落一架美軍F-4C戰斗機(該戰果存疑,而且很可能是假的)
殲-6戰斗機自上世紀60年代開始服役后,知道2010年左右才退役,直到現在還有一部分殲-6保持了能夠飛行的狀態,所以殲-6在我國整個的服役時段都未經歷大規模戰爭,都可以說是和平年代,但是在其服役時段內也經歷過多次小規模的外敵入侵和對臺斗爭,擊落擊傷過多架敵機。
從1964到1968年,中國空軍和海軍航空兵的殲-6擊落擊傷各型美國戰機22架,包括RF-101、A-3B、A-3D、A-6A,以及性能遠在殲-6之上的F-104、F-4B、F-4C,還有多架無人機。這個時間段是美國進行越南戰爭的時段,其海空軍作戰飛機多次入侵我國領空,這時我國的空防主力就是殲-6戰斗機,裝備數量較大,性能較為先進,自然是開始服役后立即成為空防主力,是攔截入侵之敵的頭號選手。
殲-6也多次擊落臺灣入侵大陸的偵察機和戰斗機。1965年殲-6攔截RF-101的戰例就是世界上首次超音速空戰,而1967年臺海最后一場空戰,也在殲-6和臺灣F-104之間爆發,至今雙方說法不一,撲朔迷離。
對于殲-6來說,服役時間之長世界罕見,但這也實屬無奈之舉。殲-6的性能在其問世的時期還是不錯的,機體輕小,推重比大,爬升率大,機動性好,火力兇猛。所以在服役后的國土防空作戰中立下過汗馬功勞。但是殲-6的性能在世界上迅速落后了,機頭進氣影響了火控雷達的安裝,無法使用更先進的空對空導彈。而且機體過小,航程短,載彈量差,速度也不高。只不過殲-6的技術被我國吃透,能夠大量批量生產和裝備,在當時嚴峻的國際環境下,大量裝備殲-6是必然也是唯一的選擇。殲-7對于當時我國薄弱的航空工業來說還未來得及完全消化,其它型號大部分都是鏡花水月,沒有一種能夠實際投產。可以說,直到90年代才吃透殲-7,殲-8,數量稀少,性能未實現跨越性的發展,殲-6不得不繼續扛大梁。
好在隨著殲-8II批量服役,引進SU-27,才解決了空防面臨的燃眉之急,到殲-10這些國產先進戰機大量服役后,殲-6終于可以功成身退了。
殲六在國土防空作戰中擊落的全是F104、F4C、RF101、A3B、A6A等美制軍機。服役這么長時間是因為當時的殲七數量少,國產化程度低,不頂用。
1964年12月18日,駐浙江路橋的海航4師殲-6王鴻喜在機場附近海面擊落臺灣RF-101高速偵察機一架,飛行員謝翔鶴跳傘被俘。
1965年3月18日,駐廣東興寧空18師殲-6高長吉在廣東汕頭附近海面擊落臺灣RF-101高速偵察機一架。
1965年9月20日,駐海南海口海航4師10團殲-6高翔、黃鳳生雙機在海口上空擊落美國空軍F-104戰斗機一架,美軍飛行員被俘。
1965年10月5日,駐廣西南寧空9師殲-6四機在廣西龍州上空,以一字縱隊,輪番射擊的方法,擊落美國海軍RA-3D(RB-66)偵察機一架。
1966年4月12日,駐廣東遂溪空26師殲-6李來喜在雷扛7b半島以東海面擊落美國海軍A-3B攻擊機一架。
1967年1月13日,駐福建漳州空24師70大隊殲-6胡壽根在攔截RF-104高速偵察機的戰斗中,擊落護航的F-104G戰斗機一架。
1967年6月26日,駐海南海口海航6師16團殲-6王柱書、呂紀良雙機在三亞以南上空擊落美國海軍F-4C戰斗機一架。
1967年8月21日,美國海軍的二架A-6A攻擊機侵入廣西十萬大山上空,全部被駐廣西南寧的空18師大隊的四架殲-6擊落,四名美軍飛行員三人死亡,一人被俘。
總計: 9架
到此,以上就是小編對于南寧航電公司電話的問題就介紹到這了,希望介紹關于南寧航電公司電話的1點解答對大家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