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今天小編關注到一個比較有意思的話題,就是關于麻城楚和公司電話的問題,于是小編就整理了2個相關介紹麻城楚和公司電話的解答,讓我們一起看看吧。
麻城位于湖北省東北部,鄂豫皖三省交界的大別山中段南麓,處于武漢,鄭州,合肥三大城市合圍的中心位置,版圖面積3747平方公里,轄19個鄉鎮辦事處,1個省級經濟科技開發區,716個行政村,7461個村民小組,人口近120萬。城區規劃面積171.7平方公里,建成面積35平方公里;城區人口超過32萬。
麻城歷史悠久。七千多年前即已開發,春秋為楚地,名柏舉,因吳、楚在此大戰(柏舉之戰)而名垂青史。秦屬南郡,漢為西陵。后趙大將石勒部下麻秋筑城以守,始有麻城之名。隋開皇十八年(公元598年)設縣并正式命名麻城,屬黃州府,唐宋以后歷代相襲至今。1986年撤縣設市,由黃岡市代管,但財政和行政審批自主。
麻城自然資源豐富。有耕地100余萬畝,林地近300萬畝。水域45萬畝。地表水、地下水儲量20多億立方米,高于全省平均水平。玄武巖、大理石、螢、硅、玉等礦儲量很大,還有金、銀、銅、鈦鐵、鏡鐵、磁鐵、赤鐵、褐鐵等礦。野生動物有一百多種,珍稀動物有北豹、梅、野豬、水獺、草狐、娃娃魚、斷板龜、銀環蛇等。植物千余種,大宗特產有桑蠶、板栗、菊花、柿子、銀杏等。還有大量珍貴中藥材如蔓荊子、天麻、杜仲等等。
麻城旅游資源亦十分豐富。風景名勝、文物古跡、革命遺址、古戰場和古文化遺址隨處可見。有三國魏尚書仆射毛玠、晉代名醫王叔和、唐代名賢閻伯嶼的墓葬,有唐宋八大家之一蘇軾與隱士陳季常經常相聚的遺址杏花村,有明代著名思想家李贄著書講學的遺址釣魚臺“芝佛書院”。麻城還是明代吏部尚書李長庚、兵部尚書劉天和、徐壽輝義軍太師鄒普勝、張獻忠義軍兵部尚書周文江的故里。著名的風景名勝有龜峰旭日、柏子秋蔭、麻姑仙洞等三臺八景。解放后興建的三座大型水庫湖光山色,風景秀麗,五腦山國家森林公園的創建,更是別具情趣。更為有名的是麻城是中國歷史八大移民圣地——湖廣麻城孝感鄉的所在地,是現在很多四川人、重慶人的祖籍所在地。
淮濱縣位于河南省東南部,隸屬信陽市轄縣,地處河中上游,面積1208平方公里,轄21個鄉鎮,人口60萬,縣府駐城關鎮。淮濱歷史悠久、人杰地靈,是楚文化的重要發源地。歷史上被稱為“清官第一人”的楚國名相孫叔敖就誕生在這里。 淮濱土地肥沃,物產豐富,素有“魚米之鄉”美稱。盛產小麥、水稻、玉米、大豆、紅薯;經濟作物有油菜、花生、芝麻、棉花、紅麻、煙葉等。豬、牛、鴨、蠶、甲魚等特色農業已形成規模。黃砂、水運等資源開發潛力巨大。 改革開放以來,淮濱各項事業蓬勃向上,日新月異,農業發展迅速,糧食總產突破3億公斤。工業發展強勁,已形成卷煙、釀酒、輕紡、食品加工、建材、機械、造船、印刷、服裝等工業系列。興建中的桂花崗經濟技術開發區初具規模,區內街道寬闊,高樓林立,商旅繁榮,購物、餐飲、文化娛樂等服務設施一應俱全。
淮濱縣,屬于河南省信陽市,地處河南、安徽兩省交界處,南望大別山,北接黃淮大平原。淮濱因位于淮河之濱而得名。
淮濱縣作為楚相孫叔敖的故鄉,也是一個歷史悠久的地方,境內有周代蔣國故城等遺址。淮濱縣城古代稱為烏龍集,自古以來就是南北文化的交匯點。
1951年7月2日,河南省人民政府決定:設置淮濱(縣級)辦事處,由潢川專員公署領導;1952年8月11日,中華人民共和國中央人民政府政務院決定:撤銷淮濱辦事處,設淮濱縣(縣人民政府駐烏龍集),劃歸信陽專區領導;1960年8月15日,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決定:撤銷淮濱縣,將淮濱的行政區域劃歸息縣和固始縣;1962年10月20日,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決定,恢復淮濱縣,以合并于息縣的原淮濱行政區域和合并于固始縣的原淮濱縣期思、張莊兩個區的行政區域為淮濱縣的行政區域。經2005鄉鎮機構改革,淮濱縣現轄17個鄉鎮:有城關、馬集、期思、防胡、新里、趙集、欄桿、谷堆8個鎮和王店、張莊、鄧灣、蘆集、三空橋、張里、固城、王家崗、臺頭9個鄉,289個行政村,3002個村民組,6個街道居民委員會,489個居民小組,人口70萬。淮濱航運也是歷史悠久,船體從七十年代前的木船變為八十年代前后的鋼筋水泥船,到九十年代至今運輸船舶都已經改為鋼質駁船,由過去重量為百十噸發展到現在數千噸的鋼質船。淮濱造船業也跟著日益發展,現在已經有了20多家造船廠,年產量100多艘。水運企業已經發展到輪船公司、航運一公司、二公司、淮管處航運公司、港航運輸公司、水運公司六大運輸公司,現擁有船只778艘,載重量41.45萬噸。
淮濱人民不僅淳樸聰慧,也有著光榮的革命傳統。秦、隋、唐、元、明、清歷代農民起義的戰火,都曾在這里燃燒。中國共產黨誕生后,淮濱人民的革命斗爭掀開了新的一頁。淮濱是大別山革命老區的一部分,勤勞勇敢的淮濱人民在中國共產黨領導下,勇敢地投身于革命斗爭之中。1927年建立了淮濱第一個黨支部,舉行了“周黃暴動”,打響了淮濱人民革命武裝斗爭的第一槍。1934年,黨領導的紅軍游擊隊以淮濱麻里店為中心開展武裝斗爭,發展紅色區域,英勇出擊,轉戰在洪、淮之間,中共豫東南地委和豫皖邊區地委機關先后設在淮濱,領導了南起麻城,北達阜陽,東到立煌的廣大地區的革命斗爭。劉鄧大軍千里挺進大別山,淮濱人民踴躍支前,為解放大軍搶渡淮河提供了有利條件。
到此,以上就是小編對于麻城楚和公司電話的問題就介紹到這了,希望介紹關于麻城楚和公司電話的2點解答對大家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