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今天小編關注到一個比較有意思的話題,就是關于河北出站申請電話的問題,于是小編就整理了1個相關介紹河北出站申請電話的解答,讓我們一起看看吧。
謝謝邀請。
史改梅,女,1961年10月出生,漢族,河北省武安縣人,中共黨員,任太原站客運車間副主任。她是"全國勞動模范",曾榮獲全國"五一勞動獎章""全國職業道德十佳標兵""中國保護未成年人杰出公民""共和國鐵路楷模"、全路優秀共產黨員、山西省十杰青年、太原市十大文明形象大使以及太鐵"服務之星"等88個榮譽稱號和25枚獎章、塊獎牌。
1985年1月1日,史改梅從太原工務段調入太原站,在客運車間候車室丙班當服務員。由于她服務耐心,工作認真,1986年春運,她調到軍人、母子候車室,為老弱病殘孕,帶小孩旅客服務。幾年來,史改梅通過采用對話、啞語小品、歌唱等方式,手把手的教,一對一地幫,使身邊52名同志被評為"改梅式"的客運員,并有30余名服務人員能夠熟練的使用啞語為聾啞人服務,全站職工的服務技能得到明顯提升。 2003年10月24日,以史改梅的名字命名的"全國勞模史改梅助困室"在太原站成立。在這里,史改梅和同事們不僅為重點旅客提供輪椅、擔架、暖手煲、日常備用藥品,還給旅客理發、釘扣子……這里成為太原鐵路局向廣大旅客展示精神文明的一個窗口,成為太原站推進企業文化建設的一個服務品牌。特別是石太客專開行以后,"改梅助困室"工作量加大,每天有七八十名重點旅客,節假日達到了120人次以上。7年來,"改梅助困室"已累計為20萬人次提供了周到細致的服務。在服務工作中,她不斷摸索總結,創造出具有自身特色的"需求判斷"、"語言溝通""情緒調節""心理貼近""延續服務"等服務方法。 在史改梅的感召下,車站涌現出一大批改梅式的服務明星和服務群體。
目前只在火車站和車運站有,受眾是那些需要幫助的旅客朋友。
當你需要幫助,走進太原火車站“改梅助困室”,這里的工作人員會熱情接待你,想辦法幫助你,讓你滿意而歸。
在太原火車站,老年人、殘疾人、病人等行動不便的困難旅客都可以進入“改梅助困室”,享受到與盲人安永勤一樣的待遇。這個以全國勞模史改梅命名的助困室成立于2003年,專為老幼病殘孕等重點旅客提供服務。雖然史改梅已經退休,但“改梅助困室”就是一個溫馨的驛站,仍然一如既往為困難旅客提供著溫馨服務,為旅客們的回家旅程增添溫暖。
如今,這里是太原鐵路局“客運服務品牌”,是太原站推進企業文化建設的服務品牌,是向廣大旅客展示精神文明的一個窗口。
“改梅助困室”現有楊靜、周靜、田華、島麗榮、梁彥軍、郝文霞六名工作人員,實行三班倒,24小時工作制。日復一日,年復一年,她們在平凡崗位上以人民群眾滿意為目標,努力踐行“以服務為宗旨,待旅客如親人”的服務理念,弘揚“愛心奉獻旅客,服務永無止境”的改梅精神,心系旅客,真情服務,把愛灑向旅客,溫暖著旅客的心,讓每一位重點旅客得到無微不至的照顧。為此,她們總是早接班,晚下班,面對重點旅客多,工作量大,重復的話語要說上千遍,她們總是不厭其煩地咨詢、檢票、接人、送人。有時重點旅客特別多,乘坐列車又在不同的站臺,她們就在站臺與“改梅助困室”之間來回送人,用對講機聯系廣播室,攙扶病人,幫助盲人、提行李、推輪椅等等,忙得不亦樂乎,顧不上喝口水,一頓飯要分開幾次才能吃完。
在“改梅助困室”里懸掛一位旅客贈送的“幫助別人,快樂自己。”的字幅,那時對她們工作的真實寫照和褒獎。
無論春運、暑運,還是平時、節假日,為了使每位重點旅客走得了,走得好,走的舒心。在平凡的崗位上,“改梅助困室”工作人員總是面帶微笑,用自己激情、熱情和真情,細心呵護著每位重點旅客,為南來北往的重點旅客營造了安全、方便、溫馨的旅途環境,使其感受到家一般的溫暖。
到此,以上就是小編對于河北出站申請電話的問題就介紹到這了,希望介紹關于河北出站申請電話的1點解答對大家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