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今天小編關注到一個比較有意思的話題,就是關于出納申請電話費補貼理由的問題,于是小編就整理了1個相關介紹出納申請電話費補貼理由的解答,讓我們一起看看吧。
作為人資主管,實話告訴你:工資條是最沒用的東西,工資明細都是隨意編的。當然國企和上市公司除外。
首先:編造工資明細的原則
最基本的原則就是合法合理合規,避免讓企業掉進坑里,但是還可以對公司員工的工資進行上下浮動調整。
有一些固定的部分:如基本工資、餐補、車補、外勤補助等等,標準統一,方便計算。這一部分盡量調低。
有一些浮動的部分:如績效,考核,態度等等部分的工資,盡量調高。即使工資有所浮動,也可以給員工一個合理的解釋。
其次:工資條有沒有用。
工資條是最沒用的東西,看著讓人生氣,擦屁股又太細。你拿著去跟人資理論,坑都是別人挖好的,就等著你往里跳。
所以,沒必要針對工資條的問題糾結。
最后:為什么你們要工資條單位不給
這個可能單位懶得去做這些工資條,工資明細。就是連應付一下都懶得應付。
一句話:愛干不干,不干走人。
綜上:作為一個員工,重要的是跟同行業橫向對比,看自己的收入有沒有達到行業的平均水平。糾結于這個月多幾塊,那個月少幾塊,純屬是浪費時間,浪費感情。
我們單位發工資明細,也有工資表,基本工資2500元,計較每個月都有浮動,我來工司8年了從來沒有見過工資表和工資條,老員工新員工誰也沒見過工資條!公司這種做法違法不?
工資明細肯定是有的,至于是否公開就不一定了。
現在很多企業實行密薪制,即不公開,只有自己知道本人的,不知道其他人的。尤其是領導層的,那更是保密中的保密。
我們單位管理人員和技術人員已上,是密薪制,自己上系統查,工人的工資都是公開的,每個車間一張工資表,員工簽字確認。
我們單位每個月十五號準時發工資,或者在提前一天。發工資的當天就會把工資條打印出來,讓大家看看,這里面包括我們的基本工資、加班費、煤氣補貼、年功錢、中夜班費、車補、應發工資,本月扣除的保險錢,還有扣稅的錢,最后是實發工資。我覺得還不錯,對自己發的錢清清楚楚。
我們老單位曾是一家1958年經公私合營后具有5~6百人的以機械制造為主的小國企,過去年代大多數老工人都來自浙江和江蘇一帶稱作為"銅匠”的專業技術老手。
本人是70年代初進廠的,當了三年學徒工,經歷了計劃經濟與1978年改革開放后的市場經濟年代及90年代初的社保制度的改制,直至退休。
無論是哪個年代,單位發工資均有工資明細單,且每月發薪日前有勞資科造冊制表,似一本長約400毫米寬約300毫米厚約一公分多的數十張打有長網格(容易撕下成工資條)的薄本。
5~6百人(不含退休人員)發工資也需厚厚的幾十本,發薪日每月15日那天財務科熱鬧非凡。即安排退休工人上午10時始領取退休金,后有些老同志還要去工會退管會報銷醫藥費。
在職職工恰要在下午1時始領取工資。甭管是退休和在職人員均有工資條明細,尤其是在職人員去財務科領取工資時即要在形成網格工資本中按每人的工號簽字,也方便,
有利于財務和勞資部門保存,且每人的工資袋中的工資數額均由一條工資明細條包裹著。
工資條首先是應發工資額的詳細,其中包含基本工資和獎金及各種福利津貼如理發費等明細(那時還沒有績效工資)。
工資條中間是扣款部分如工會互助借款等,最后是你的工資實發數。也就是說,自本人進國企始至退休,始終保持每月領工資具有工資條明細。
國企也正規,盡管退休人員90年代社保制度改革后有社保機構統一發放養老金,但當國企勞資部門對相關即要退休的人員辦手續時,檔案中也應正常存在工資的變更狀況,所以社保機構退休手續辦得也順利。以上個人見解。
到此,以上就是小編對于出納申請電話費補貼理由的問題就介紹到這了,希望介紹關于出納申請電話費補貼理由的1點解答對大家有用。